甲醇市場方面信息
發布時間:
2024-06-03 14:30
來源:
一、甲醇下遊“負反饋”持續發酵影響
5月中上旬,在宏觀政策“暖風”與産品基本面尚好共振驅動下,甲醇期現市場均經曆了一波偏強上移行情,然原料端強勢過程中,也使得甲醇下遊産業利潤擠壓明顯;随之而來的下遊“負反饋”也逐步有所體現,該點主要表現在MTO方面。此外,甲醛行業季節性弱化風險也需進一步警惕。
目前我國煤經甲醇制烯烴行業涉及總産能在1837萬噸,其中原料外購性MTO涉及産能約24%,項目主要分布在江浙、山東及河南爲主;基于該類下遊單耗甲醇較高,所以項目開停波動也備受市場關注。前面甲醇價格偏強壓制,目前國内烯烴停車/降負舉措也有所體現。從相關數據看,截至目前,我國煤經甲醇制烯烴行業開工降至66%附近,較4月底下滑18.17個百分點;且該水平也創下2022年12月初以來的新低水平。若單從外購性MTO開工來看,該開工數據已跌至57%附近,該水平創下2023年3月初以來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該階段國内C/MTO行業開工大幅下滑,一方面與西北産區部分一體化項目計劃内檢修有關,比如目前大唐多倫、延長榆能化二期及青海鹽湖仍處于檢修狀态,部分預計6月上旬恢複重啓。另一方面,山東、江浙部分MTO停工也有很大原因,如浙江興興、南京誠志一期等;同時,産業利潤擠壓明顯下,港口部分停工烯烴項目6月能否如期回歸,目前暫無确切消息。此外,近期連雲港、甯波MTO也有出現降負舉措。
目前來看,甲醇下遊需求負反饋對甲醇價格階段性影響已有一定體現。比如:5月20日甲醇期價沖高觸及2693元/噸高點後逐步回落,期間港口現貨絕對價格也有出現一定松動表現。然甲醇港口低庫存大背景下,疊加月下主力社會罐到船量有限、月底剛需等支撐,當前甲醇月内絕對價格仍暫顯堅挺;如5月28日,太倉現貨基差仍堅挺在09+150附近。不過,6月上旬太倉主力庫區将有批量進口到船補充,部分貨量爲MTO轉港量;疊加近期供需轉弱驅動下,市場心态偏弱,西北産區上遊主動性降價出貨節奏加快同時,内地與港口市場區域價差持續走擴,套利積極性将進一步提升,該因素将一定程度上繼續沖擊港口市場。故到貨階段性增量沖擊下,需密切關注後續基差整體修複力度。
此外,除當前烯烴端需求縮量造成的下遊負反饋有所體現外,近日河南部分甲醛項目因檢修/利潤問題也有出現降負/停工現象,諸如河南部分甲醛工廠也有出現外賣原料舉措。同時,步入6月份,甲醇市場也需警惕甲醛及闆材類季節性需求轉弱拖累的影響;緊盯MTO需求增減變化驅動。
二、多重因素影響近期甲醇走勢波動加劇
今年五一之後國内甲醇市場在港口庫存緊張且貨權相對集中支撐下,市場強勢走高,基差也順勢拉高至350附近(發生在5月20日附近),當時太倉現貨價格也觸及三千元整數關口。除了基本面因素外,房地産政策利好推動商品氛圍,也進一步帶動内地價格出現走高。不過在此之後,随着下遊需求負反饋制約,尤其烯烴開工下滑影響,期現同步走弱。值得注意的是,5月29日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盤面再度出現反彈,但是在後續檢修有限疊加部分傳統下遊需求或将步入淡季會對未來走勢有所影響。
影響近期市場走勢的因素簡要列舉如下:
1、1-5月國産開工高于去年同期,關注後續6月開工變化。2024年1-5月份中國甲醇生産企業平均開工在76.92%,較去年同期略高6個百分點。雖然3-5月處于常規檢修季,且也有約五千多萬噸的裝置涉及降負/檢修,但是從檢修損失量看,3-5月份同期檢修的損失量較去年同期略低12個百分點。有部分裝置得益于3月份以來煤制利潤有所修複,因此出現檢修推遲情況。從後續開工來看,目前暫時看6月檢修裝置有限,北線、關中、山東有部分裝置計劃檢修,尚需進一步跟蹤。
2、烯烴開工于5月下旬下挫至不足七成,關注需求負反饋影響。因原料價格持續高位,導緻烯烴利潤快速收縮,從而引起烯烴負反饋,内地及港口的烯烴裝置均出現停工及降負舉措。5下旬我國C/MTO開工在64.8%,較5月初83.50%的數值大幅下挫;浙江興興、南京誠志一期、山東陽煤恒通、大唐多倫均、榆能化二期停車檢修中,且青海鹽湖MTP也已停車,配套甲醇同步停車;其它部分裝置也存降負情況。
3、初步預計5月份進口量或低于此前預期,預估在103-104萬噸附近(包括部分存在跨月可能的到船);前期與伊朗談判問題及月内船隻運力問題均影響到了月内的到船量。結合裝船情況來看,暫時預計6月份進口量預期将有所提升,預估數值在110-113萬噸附近,沙特貨源預期或有增量,且屆時社會庫到貨預期增量明顯。國際裝置方面,需要關注ZPC、非伊等檢修裝置未來恢複情況。
4、今年3月份以來内地與港口套利維持前期狀态,雖然4月份内地流入貨物減少,但是目前兩地套利仍保持開啓狀态。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港口Back結構,6月中紙貨價格在2720元/噸附近,按照當前内蒙的價格來看,與港口現貨價差高達655元/噸,是與6月中紙貨價差在565元/噸。兩地貨物流通需要考慮時間差、貨物組織、運輸等綜合問題,雖然兩地套利開啓,但實際現貨流動量仍需進一步觀察。
5、原料端煤炭3-4月份走勢偏弱震蕩,因供應保持在高位水平,但下遊電廠正式進入季節性淡季,需求整體表現回落。目前來看,雖然有“迎峰度夏”旺季需求支撐,但據悉電廠庫存較高,因此原料煤炭價格預期較難出現向好走勢。截止5月,産地煤價開始降價幅度擴大,但受到安監環保影響,總體庫存不大,後續持續關往下遊需求釋放情況以及産地産量情況,多注意供需關系,天氣變化以及政策等因此。
6、29日夜盤再度交易雙碳政策,盤面高開,維持暫時強勢,截止5月30日上午10:30時,期貨主力最高至2696。通知指出,2024年單位國内生産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8.9%左右,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0萬噸标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億噸。結合此前政策對比看,變動有限,關注對行業影響。目前國内甲醇産能在一億噸附近,在我國目前面臨綠色技術和産業變革、綠色投資和消費增長的多重背景下,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将帶來相關産業投資規模127萬億—147萬億元,因此需要關注新賽道-綠醇未來行業變化。
綜上所述,多重因素影響甲醇市場近期波動幅度加劇。雖然有政策對短期行情有提振,但是回歸到産品基本面看,後續檢修不多、港口社會庫到港增加、下遊烯烴負反饋及傳統需求或将逐漸步入淡季等因素或對市場走勢有所抑制。
三、國内煤制甲醇利潤5月中下旬以來急速收窄
年初以來,國内煤制甲醇利潤呈現逐步修複态勢,然而自5月初開始,煤制利潤呈現一路下行趨勢,截至5月底,西北煤制甲醇理論盈利在壓縮至7元/噸水平,較月初下滑345元/噸左右;且近一周内該工藝路線制甲醇利潤下滑猶爲明顯,周環比降210元/噸,降幅達97%左右。而相對煤制利潤壓縮,該階段,西南天然氣制與山西焦爐氣制企業利潤相比之下則稍顯平穩運行。
造成近期煤制甲醇企業利潤擠壓誘因,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自5月下旬開始,甲醇市場價格整體高位回調運行,内地市場連續走跌,港口則是大漲大跌急轉行情。具體來看,内地市場方面,随着西北多套前期檢修裝置陸續回歸,業者看空情緒濃厚,在利潤可觀情況下工廠出貨态度積極,然下遊用戶順勢壓價采購,進一步倒逼上遊大幅讓利出貨以匹配市場。雖在22日附近,随部分貿易商有補空,西北工廠出貨好轉,市場跌勢也略有放緩。然下遊負反饋壓制情況下,貿易商仍有賣空舉措;截止5月24日,内蒙古北線出貨降至2170元/噸,較5月17日降170-200元/噸,部分企業競拍仍有流标表現。而港口方面,本周前期因港口庫存持續緊張且貨權集中,市場仍偏高位運行,但目前下遊MTO虧損嚴重,港口烯烴裝置降負,需求端利空以及部分持貨商的高位獲利操作,周後期港口市場也高位回落運行,且基差整體趨弱修複态勢。截至目前,江蘇太倉價格在2710-2760元/噸,周降160-185元/噸左右。
其次,從近期原料煤炭端情況來看,現階段産區煤礦安檢力度持續中,對局部供應仍有所壓制;此外,随氣溫逐步上升,部分下遊補貨需求逐步有所釋放,拉運積極性尚可,産區壓力逐步有所緩解,多數煤礦基本實現産銷平衡,坑口庫存壓力較小,進而驅動部分煤礦繼續上調煤價。截至目前,内蒙古5500大卡煤炭價格在640-690元/噸水平,較5月初上漲50元/噸。
就後續短期内看,煤炭市場基于迎峰度夏季節性需求仍存有一定支撐,而從甲醇市場現階段内看,内地供應端壓力仍存,下遊負反饋力度提升,供需矛盾凸顯下,短期内市場或呈現高位回調修複走勢,故預計煤制甲醇利潤或維持擠壓态勢,還需繼續關注後期檢修裝置,如甘肅華亭、陝西兖礦榆林、内蒙古新奧等實際落實情況。
四、化工大宗:政策落地效果仍需觀察市場情緒降溫漲後整理
5月上旬國際原油破位下跌,且國内宏觀面指引偏弱,化工市場整體表現相對平淡,但較國際原油抗跌。5月17日,史詩級刺激地産政策祭出,受宏觀面強勢提振,化工市場整體向上,期現貨市場短期推升,金聯創化工行業指數升至年内高點。5月下旬随着市場情緒逐步降溫,化工市場漲後整理,但調整幅度不大。
5月17日房地産密集政策出台,本輪政策集中在兩方面:一是保交樓,主要政策包括推進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地方國企收購存量商品房、地方政府回收土地,消化庫存;二是央行降低首付比例、貸款利率,推動居民部門繼續加杠杆。和去年8月的穩地産政策相比,本輪政策涉及的領域更爲全面,最大亮點是政府爲地産行業“增信”的信号十分明顯,業内分析,短期市場預期會得到提振,一部分增量需求也将被激發,但房地産銷售改善幅度以及持續時間尚有待觀察。
原油和基本面暫無驅動政策落地效果仍需觀察短期化工市場漲後整理
展望後期市場:原料端,預計國際原油延續震蕩,供需格局沒有主要矛盾,面對不确定性的未來,暫無主邏輯;基本面,國内化工下遊需求漸入淡季,難有較強驅動;國内政策面,市場對于官方收儲消化房地産庫存有較多期待,但在商品房銷售量價齊跌、居民去杠杆的大背景下,5月17日一攬子房地産刺激政策在落地效果上仍需謹慎對待;且受海外制裁影響,外需面臨的風險正在上升。預計短期化工市場漲後整理;若房地産修複不及預期,中期化工市場漲後将面臨階段性回調壓力。
五、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1.嚴格石化化工産業政策要求。強化石化産業規劃布局剛性約束。嚴控煉油、電石、磷铵、黃磷等行業新增産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産能,嚴格控制新增延遲焦化生産規模。新建和改擴建石化化工項目須達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水平,用于置換的産能須按要求及時關停并拆除主要生産設施。全面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到2025年底,全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内。
2.加快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實施能量系統優化,加強高壓低壓蒸汽、馳放氣、餘熱餘壓等回收利用,推廣大型高效壓縮機、先進氣化爐等節能設備。到2025年底,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行業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産能占比超過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産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4000萬噸标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1億噸。
3.推進石化化工工藝流程再造。加快推廣新一代離子膜電解槽等先進工藝。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研發應用,支持建設綠氫煉化工程,逐步降低行業煤制氫用量。有序推進蒸汽驅動改電力驅動,鼓勵大型石化化工園區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熱。
上一頁
上一頁
其他資訊